--MTT--
Wednesday, November 22, 2006
不懂大伙儿怎么想,但是华人农历来九月初一到九月初九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一个周期,因为今天是九皇爷的诞辰,我可是对这个节日有着一段深厚的感情,毕竟这个节日在我的童年生活里留下了不少得快活事。
我小时住在八达岭的一个小新村,双溪威,一纯正个华人的聚脚地。在这里就有两座这里华人的地道庙堂,一间是金英堂,是早期这里的蛇头人物的一个堂口,拜的是三太祖师爷,当然也少不了代表义气凌然的关公。还小时,每到这里的诞辰,这里的打理人就会在庙外起一个棚子,拉一块布幕,就开始用着旧式的放映机,播着当时红得半边天得李连杰武打戏。我就在那里跟几条小瓜和着看,等爸爸在里头办完事回家。金英堂现在没有像以前那样了,或许时光的流失,也在表示这带有背景的庙堂会有落寞的一天,就像那间已被烧毁的舞狮仓库一样,只剩烧得焦黑的舞师头,留下无限的唏嘘。
当然另外一间便是九皇爷庙了,虽然规模无法媲美安邦的九皇爷诞辰,但在雪兰而一代却享有盛名,不少这里的善男信女。这里的九皇爷的面积不比安邦的来得大,但是地小好办事,且看起来也会有人群汹涌的假象。在这里的接神仪式也没有安邦的隆重,出动舞龙,舞狮,万人空巷。但在我眼里这里也并不是毫无特色的,毕竟九皇爷圣庙就坐落在我老家的上头,每一年的必定光顾使我对它有一份厚爱以及了解。
先不说别的,就说是庙外的小食摊位,最令我醉心。首屈一指的是“煎隆包" ,每一年必成为我的手中零嘴,因为再也找不到一挡可以把“煎隆包"作的那么合我心意,就是喜欢它的甜而不腻,而且还有牛油的香气,实在超赞!当然吃“煎隆包"这类热气食物,是免不了口渴得,这时可以喝上一包甘蔗水 ,现榨现喝,味道甘甜,唯独就是放得冰多,减少了水的分量,总要求他把冰放出来些。这个卖甘蔗水的mr potato 也会笑着的迎合我们的要求,至今还记得他那两撇末段往上扬的胡须,还戴了顶工地帽,像极mr potato 薯片得品牌,哈!也作了自己甘蔗水挡口的生招牌。当然还有很多挡口啦!而且每一年都是同一张面孔的人经营,而且场地是固定的,每一年都一样。这比起安邦来,可说是增添了一份人情味,纵然安邦摆的挡多且多样化。
再者,这里演的是广东粤剧,说的是广东话,比起安邦的福建话歌仔戏,我这从小说广东话出生的小子当然会对粤剧较有好感。更何况,总觉得广东粤剧比起福建歌仔戏,多了分认真,也多了分写实,故事也较有意义。所以,从小就爱看我那儿九皇爷的粤剧,每个晚上一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便挽起一张小凳子,冲上九皇爷去,霸个好位子,就这样消耗一晚的时间。那时候得场面可说是热闹之中也不乏温馨,因为街坊的男女老幼都聚在台前,一起看着那花旦俏丽的面容与装束,听着亨锵的锣鼓声以及唱戏声,享受着免费的艺术表演,真是乐哉!乐哉!
接着要介绍的便是这里的免费斋堂,任何人都可以吃,若有口袋有些前就掏些出来捐个香油钱 ,便可在这里打快朵颐一番。而我呢? 没几个钱,就剩了这么个功夫,拿了个盘子就炒米粉一夹,加厘水一瓢,初一到初九的午餐就这样解决了,为家里剩了几个钱,哈哈!
在仪式上由于未曾真正的参与过,就不要再这里吹水了。可是发现道得是,在双溪威有一些拜祭的祭品是安邦九皇爷没有的,那就是这里会有一艘约四米长,两个人高度的纸船,船上有许多古代士兵得纸牌,听说这时送神是把九皇爷送回海里的船子,至于其真实性,就要有所考究了。此外, 在这里也有一座约十多米的高桥,桥的顶端有一个神窑,至于桥的握手之间的间隔并非用木板木头制成,而是一把一把锋利的刀刃,唯有童子可以顶受刀刃的苦头攀上此桥,供奉桥顶端的神窑,至于是什么神就不得而知了。事后,在桥的末端会有两面令旗和一条蛇鞭 ,仿佛在向周遭的人示警。
说真的,庆祝了这个神诞这么多年,却对九皇爷还是相当陌生,看来是时候进修多了解这历史悠久的神诞。而不该只是对那放生池里头的乌龟逗着玩,也不该对那被放置在葫芦型的焚化炉下的鱼池,继续对那活在黑暗的锦鲤鱼寻寻觅觅。而是开始着手研究其背后得典故,更深一层的探究这个神诞存在的意义,要不,可能我门这个村的子孙就会像现在村里还小的孩童一样不认识曾经背负盛名的金英堂一样。
所以在今年我毅然的答应师傅参加了安邦九皇爷的摄影工作,其中就是要想多了解九皇爷。此行虽然很累,但是收获良多。不竟让我看到了接神的程序以及其壮观场面,也让我剖析了华人是那么虔诚保护着传统的习俗,也看见了华人社会里那份坚毅的民族精神,依然树立在风雨飘摇的种族边缘化的课题里头。看着香火鼎盛的人群,我看到我们散发的力量,男女老幼,骨子里怀着同样的信仰,在九皇爷的牵引下,继续迈向幸福,快乐的生活。香火虽然烟红了信徒的双眼,也留下泪,但是握在手中的香骨依然不曾动摇,让它安稳的继续栩栩生烟。我也在此时平稳的紧握手里师傅的canon eos 相机,拍下这份真,这份诚。
由于赶着回家,错过了臭豆腐,下一年决不会在错失了!!
我小时住在八达岭的一个小新村,双溪威,一纯正个华人的聚脚地。在这里就有两座这里华人的地道庙堂,一间是金英堂,是早期这里的蛇头人物的一个堂口,拜的是三太祖师爷,当然也少不了代表义气凌然的关公。还小时,每到这里的诞辰,这里的打理人就会在庙外起一个棚子,拉一块布幕,就开始用着旧式的放映机,播着当时红得半边天得李连杰武打戏。我就在那里跟几条小瓜和着看,等爸爸在里头办完事回家。金英堂现在没有像以前那样了,或许时光的流失,也在表示这带有背景的庙堂会有落寞的一天,就像那间已被烧毁的舞狮仓库一样,只剩烧得焦黑的舞师头,留下无限的唏嘘。
当然另外一间便是九皇爷庙了,虽然规模无法媲美安邦的九皇爷诞辰,但在雪兰而一代却享有盛名,不少这里的善男信女。这里的九皇爷的面积不比安邦的来得大,但是地小好办事,且看起来也会有人群汹涌的假象。在这里的接神仪式也没有安邦的隆重,出动舞龙,舞狮,万人空巷。但在我眼里这里也并不是毫无特色的,毕竟九皇爷圣庙就坐落在我老家的上头,每一年的必定光顾使我对它有一份厚爱以及了解。
先不说别的,就说是庙外的小食摊位,最令我醉心。首屈一指的是“煎隆包" ,每一年必成为我的手中零嘴,因为再也找不到一挡可以把“煎隆包"作的那么合我心意,就是喜欢它的甜而不腻,而且还有牛油的香气,实在超赞!当然吃“煎隆包"这类热气食物,是免不了口渴得,这时可以喝上一包甘蔗水 ,现榨现喝,味道甘甜,唯独就是放得冰多,减少了水的分量,总要求他把冰放出来些。这个卖甘蔗水的mr potato 也会笑着的迎合我们的要求,至今还记得他那两撇末段往上扬的胡须,还戴了顶工地帽,像极mr potato 薯片得品牌,哈!也作了自己甘蔗水挡口的生招牌。当然还有很多挡口啦!而且每一年都是同一张面孔的人经营,而且场地是固定的,每一年都一样。这比起安邦来,可说是增添了一份人情味,纵然安邦摆的挡多且多样化。
再者,这里演的是广东粤剧,说的是广东话,比起安邦的福建话歌仔戏,我这从小说广东话出生的小子当然会对粤剧较有好感。更何况,总觉得广东粤剧比起福建歌仔戏,多了分认真,也多了分写实,故事也较有意义。所以,从小就爱看我那儿九皇爷的粤剧,每个晚上一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便挽起一张小凳子,冲上九皇爷去,霸个好位子,就这样消耗一晚的时间。那时候得场面可说是热闹之中也不乏温馨,因为街坊的男女老幼都聚在台前,一起看着那花旦俏丽的面容与装束,听着亨锵的锣鼓声以及唱戏声,享受着免费的艺术表演,真是乐哉!乐哉!
接着要介绍的便是这里的免费斋堂,任何人都可以吃,若有口袋有些前就掏些出来捐个香油钱 ,便可在这里打快朵颐一番。而我呢? 没几个钱,就剩了这么个功夫,拿了个盘子就炒米粉一夹,加厘水一瓢,初一到初九的午餐就这样解决了,为家里剩了几个钱,哈哈!
在仪式上由于未曾真正的参与过,就不要再这里吹水了。可是发现道得是,在双溪威有一些拜祭的祭品是安邦九皇爷没有的,那就是这里会有一艘约四米长,两个人高度的纸船,船上有许多古代士兵得纸牌,听说这时送神是把九皇爷送回海里的船子,至于其真实性,就要有所考究了。此外, 在这里也有一座约十多米的高桥,桥的顶端有一个神窑,至于桥的握手之间的间隔并非用木板木头制成,而是一把一把锋利的刀刃,唯有童子可以顶受刀刃的苦头攀上此桥,供奉桥顶端的神窑,至于是什么神就不得而知了。事后,在桥的末端会有两面令旗和一条蛇鞭 ,仿佛在向周遭的人示警。
说真的,庆祝了这个神诞这么多年,却对九皇爷还是相当陌生,看来是时候进修多了解这历史悠久的神诞。而不该只是对那放生池里头的乌龟逗着玩,也不该对那被放置在葫芦型的焚化炉下的鱼池,继续对那活在黑暗的锦鲤鱼寻寻觅觅。而是开始着手研究其背后得典故,更深一层的探究这个神诞存在的意义,要不,可能我门这个村的子孙就会像现在村里还小的孩童一样不认识曾经背负盛名的金英堂一样。
所以在今年我毅然的答应师傅参加了安邦九皇爷的摄影工作,其中就是要想多了解九皇爷。此行虽然很累,但是收获良多。不竟让我看到了接神的程序以及其壮观场面,也让我剖析了华人是那么虔诚保护着传统的习俗,也看见了华人社会里那份坚毅的民族精神,依然树立在风雨飘摇的种族边缘化的课题里头。看着香火鼎盛的人群,我看到我们散发的力量,男女老幼,骨子里怀着同样的信仰,在九皇爷的牵引下,继续迈向幸福,快乐的生活。香火虽然烟红了信徒的双眼,也留下泪,但是握在手中的香骨依然不曾动摇,让它安稳的继续栩栩生烟。我也在此时平稳的紧握手里师傅的canon eos 相机,拍下这份真,这份诚。
由于赶着回家,错过了臭豆腐,下一年决不会在错失了!!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 Home